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高水平对外文化交流,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余年优秀文化和悠久文明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尤其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更是中国开展文化外交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希望从不同角度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中国。
中国经典文化包括红色文化、长征文化、长城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中医药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陶瓷文化、丝绸文化、服饰文化、书法文化、绘画文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民乐文化、醋文化、地理标志文化等等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集结成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属性。
中国经典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给养。无论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抑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都是要以文化为载体的。而经典文化作为其中的骨干部分,永远都是文明发展的根基、创新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一切精神果实和经济产品,都是在经典文化的胚基上孕育、滋长并逐渐成熟起来的。所以,尊重经典、传承经典、创新经典和保卫经典,始终都是我们的崇高责任与神圣使命。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向世界说明中国文化交流组委会,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新时代,肩负起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奋力谱写新时代新篇章!